查爾斯大學計算機圖形小組 (CGG) 的研究人員開發(fā)了一種基于機器學習 (ML) 的技術,可以幫助釋放高保真彩色 3D打印的潛力。通過不斷模擬打印過程,該團隊成功地訓練了一種算法,以迭代地找到限制顏色滲色和提高零件精度的最佳參數(shù)。該程序也非常高效,只需要一個 GPU,使其比類似的 AI 方法快 300 倍,同時將打印準備時間從幾十小時減少到幾分鐘。
從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獲悉,該中心科研人員近日在瑞士利用歐洲失重飛機,成功完成了微重力環(huán)境下陶瓷材料立體光刻成形技術試驗,以及微重力環(huán)境下金屬材料鑄造技術試驗,為我國空間站、深空探索等任務中實現(xiàn)“太空制造”拓寬了技術路線。
近日,研究人員研發(fā)制造出一種具有抗菌特性的抗菌3D打印材料,該材料由各種植物基樹脂和金屬納米氧化物顆粒組成。據(jù)了解,該種材料可用于開發(fā)各種各樣的醫(yī)療器具、繃帶和工具。值得一提的是,該種材料可以有效防止細菌入侵。
研究人員在他們最新的研究中混合了宏觀和微觀,旨在擴大玻璃3D打印的局限性。在“以微分辨率對玻璃物體進行宏觀尺寸3D激光打印”中,作者解釋了他們是如何以微分辨率在玻璃中創(chuàng)建宏觀尺寸3D物體的,希望在飛秒激光誘導化學蝕刻(flice)的研究和努力中取得迄今為止從未取得的成功。
在2021年2月到達火星后,美國宇航局的恒心漫游者取得了多項突破性成就。 4月初,Ingenuity直升機成為歷史上第一架在另一個星球上進行受控飛行的飛機,兩次在Jezero Crater上空盤旋。此后不久,即4月21日,MOXIE來了,這款新穎的儀器帶有3D打印部件,是“火星氧氣現(xiàn)場資源利用實驗”的縮寫,該儀器首次將火星稀薄且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氣層轉化為氧氣。與火星的科幻小說完全不同的是,這項技術可以利用現(xiàn)場發(fā)現(xiàn)的大量元素幫助未來的任務在地球以外的環(huán)境中生存。